两年多来,颈痛和胸背痛像一道甩不开的“枷锁”,从郑女士的颈背部蔓延至枕部,让她反复遭受头痛困扰。期间,她尝试过针灸、推拿等理疗,也坚持口服止痛药,可症状总是时好时坏,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近日,不堪其扰的郑女士来到我院就诊,疼痛科陈晓主任医师与林新强副主任医师综合分析了郑女士的病史结合颈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颈源性头痛”。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关键在于找到‘责任神经’。”陈晓介绍,这类头痛多由颈椎退变、不良姿势等因素刺激颈部神经引发,找准“罪魁祸首”是后续治疗的核心。
结合郑女士的颈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团队首先通过超声引导下的诊断性神经阻滞进行定位:一根细针精准刺入颈部,注射少量局部麻醉药暂时“麻痹”可疑神经。当药物注入后,郑女士的头痛瞬间消失——这意味着“责任神经”被成功锁定,为后续治疗奠定了基础。
确认目标神经后,治疗进入关键阶段。在CT机的实时引导下,一根比针灸针还细的射频针被精准穿刺至神经旁。随着机器发送微弱电流,郑女士颈部传来一阵熟悉的“胀痛感”,这是针尖位置准确的信号。随后,脉冲射频模式启动,360秒的治疗过程中,仪器通过特定频率的电流调节神经功能,整个操作仅需在针眼处贴一张创可贴即可完成。
术后,郑女士没有出现特殊不适。一周后的随访显示,她的疼痛数字评分(NRS,0-10分,分数越低疼痛越轻)已降至3分,头痛发作频率也明显减少。
“神经调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脉冲射频术的效果需要时间显现,多数患者会在术后1-2周感受到疼痛明显减轻,生活质量随之显著提升。”陈晓说,脉冲射频术是缓解疼痛的“利器”,能有效阻断神经传导疼痛的通路。后续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针对性的颈部康复锻炼,才能让疼痛远离,真正拥抱健康生活。